网络暴力是戴着面具的人性之恶

作者: admin 【 转载 】 来源: 中国青年报 2022-04-10

网络暴力常被网民称为“戴着面具的人性之恶”。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部分网民为了发泄一时情绪随意谩骂、人肉骚扰当事人,却认为在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力。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大学生在网暴漩涡中受到的影响更为直接且深刻。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共回收来自107所高校的2397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88.44%受访者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群人凑热闹所产生的非理性行为。此外,20.82%受访者认为自己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网络暴力事件的影响,包括情绪、说话方式等。56.70%受访者认为自己会受到部分影响,例如影响对事件的判断。网络暴力话题再次引发广泛关注。在微博平台中,截至10月29日,话题“超七成大学生自认受网络暴力影响”有194万阅读量,公众对网络暴力普遍持负面态度,并围绕大学生是否也是网络暴力的参与主体、网络暴力带来的影响、是否应实名制等方面展开讨论。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电影《搜索》中叶蓝秋仅因为一次没让座,最终在网络暴力导致的巨大心理压力下跳楼自杀。现实生活中叶蓝秋的悲剧不断重演,引发我们对网络暴力的思考。

网络暴力是乌合之众的情绪宣泄

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中曾有句经典的台词:“你们可以随便给别人贴标签,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在无形之中也杀了人?”

2021年3月11日,一则失物招领由于使用了中英双语而在校内论坛上闹得沸沸扬扬,这位捡拾者被部分网友戴上了“崇洋媚外”的帽子,评论中充斥着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以及攻击性词汇,甚至性别也被默认为“女生”。

image.png

图:来自网络

这位捡拾者正在遭受的正是来自键盘另一端“乌合之众的狂欢”。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非黑即白极端化评论比比皆是,而就事论事地理性讨论与交流,要么被淹没在非理性声音中,要么被标签化地立为攻击的“靶子”。

网络暴力者为何如此肆无忌惮?

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分析了群体心理机制:“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

网络暴力是社交媒体中言论自由的一种滥用,一部分非理性、情绪化的语言获得大量赞赏,部分公众误认为是主流的看法,但实际上是一种“先入为主”、“发声为王”的情绪主导与意见制裁。

有参与过网络暴力网友分享了经历:“微博让我发表了许多我在现实中不敢说的话,在现实中碍于礼貌不好意思说的侮辱性词汇,在微博中彼此不认识,看不惯就可以直接骂,也不用承担责任”。

也有人表示,在直播间里受到鼓动,被狂热的情绪裹挟,也发布了一些不友好的言论,会有一种恶作剧的成就感;而有的键盘侠事后发现自己做错了,会甩锅给环境或当事人:我们也是被骗了,那个xx自己要是没问题怎么那么多人骂他,是他自己承受力差,我也不过就骂了几句等等。

这说明,在网络环境里,“面具”“隔离”“煽动”点燃了暴力的冲动与本能,大家摆脱了社会道德标准束缚,失去了理性思考能力,通过大规模的意见讨伐,给被施暴者带来了难以磨灭的伤害。

网络暴力如刀 伤人于无形

上海女子给跑腿200元被网暴跳楼,疫情面前人开始变得敏感又冷血,我们希望所有的人都被这个社会温柔以待,但是网络暴力却让更多“键盘侠”如魔鬼冲动,肆无忌惮,丢失了做人的底线。学者专家与其在讨论“PUA的法律责任及道义”,不如立法,加大对网络谣言和恶意攻击他人及带节奏的“群头”打击力度,让网暴者承担法律责任才是守住人类文明最后的底线。

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是电影《搜索》的女主叶蓝秋。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被网暴是什么感受”,有一位大学生回答,自己由于在网易云音乐平台中评论“土嗨”两字而被网络暴力,遭受了满屏的谩骂,即使把评论删除了还是能收到侮辱性评论,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也有网友表示,遭受网络暴力导致自己精神萎靡,导致抑郁与焦虑,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

有学者通过对1800位大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64.05%的被调查者表示在遭受网络暴力后感到愤怒,47.06%的被调查者学习或工作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41.18%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学习或工作失去兴趣。

除了给被施暴者带来无法磨灭的阴影外,网络暴力还会影响大学生的思维认知与价值观念。有学者指出,很多大学生在经常浏览暴力、侮辱性词汇后在与身边人交流时会大幅度增加辱骂性语言。此外,大学生整体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在受到各类言论煽动后,无法快速调节自己的情绪,容易在心理上产生负面影响。

由于社会热点背后都是由复杂的原因构成,而大学生群体社会经验不足,容易被信息的表象所误导,在跟风中对事件形成片面的认知。在网络暴力事件中,当事件的来龙去脉还未搞清楚时,网络施暴者便抢先一步“扣帽子”,不明真相的群众盲目转发,形成信息盲从,影响大学生对事件的判断,甚至影响了他们对社会现象的理解。

1649567012638484.png

image.png

图:来自网络

此外,网络暴力还会影响大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学者张青根等人在论文中指出,知识经济时代,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在于创新创造型人才培养,而其关键在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社交媒体为我们提供一个自由发言的平台,通过不同观点之间的对话,沟通,真理越辩越明,在多元化的观念中增进公民理性意识,提升批判思考能力。网络暴力往往打着道德正义的名号,通过标签化、情绪化宣泄不断引发关注、同情,理性思考的声音处于劣势,淹没在情绪狂欢中,劣币驱逐良币成为一种常态。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唐小兵教授认为,网络暴力中正在构成对自由表达的侵蚀,最后的结果就是沉默的大多数都成了沉默的螺旋,理性、良性的沟通与对话变得不再可能,“说理最后往往不是形成了有差异的共识,而是撕裂了这个社会共同的底线”。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网络暴力众口铄金、伤人于无形,往往会导致事件走向失控,徒留一地鸡毛。情绪的宣泄是一时的,带来的伤害却是长久的。网络暴力不仅存在行为非正当性,这把无形的刀还会带来有形的伤害,谁都有可能成为被伤害的下一个人,互联网空间也会逐渐变为网络暴民的狂欢场所,最终理性将成为网络思维的异类。因此,即使是在虚拟空间,一切愤怒和正义都不应该是网络暴力粉墨登场的理由。

坚决对网络暴力说不

网络暴力是网络空间发展的一个毒瘤,我们不能做网络暴力的帮凶,让手中的键盘成为伤害别人的利器。尤其当事实还未明朗时,我们更不能在情绪渲染与道德审判中盲目跟风,对当事人进行侮辱谩骂。

大学生群体由于年轻、经验不足,他们虽然是互联网使用的重度用户,但面对网络暴力时往往选择消极应对。一项调查表明,青少年面对网络暴力时,60.17%的人选择当做没看见,不理会,真正选择维权者较少,大多数当事人都因证据搜集困难或维权意识薄弱等原因不再追究。应提醒大学生注意的是,在遭遇网络暴力时不要做沉默者,应主动出击,回应质疑或选择向平台投诉。抖音官方表示,2021年4月以来,抖音安全中心根据平台规则,针对近30万个账号在平台中欺辱、攻击他人、发布网络暴力言论的行为给予禁言、封禁的处罚。

学校也应及时伸出援手帮助学生维权。前段时间,一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生由于在微博中吐槽一位女星而遭粉丝人肉搜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很快在官微上对此事作出了回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保护学生的做法值得称道。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不知道该如何在网络暴力中保护自己时,学校的及时发声大大减轻了此次网络闹剧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网络空间也不再是传统认知中的法外之地。今年4月,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案”一审宣判,两名造谣者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在司法实践中,实施网络暴力的大V和网民以寻衅滋事罪被定罪处罚的不在少数,只是有些未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法不责众其实是一种错觉,只是在具体案件中,受限于受害者的法律意识和固定证据的能力,有时并不能对每一个施暴者予以制裁。”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在第一千一百九十四至一千一百九十七条对网络侵权责任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定,这对于公众维权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利用网络平台恶意抹黑攻击他人,侵犯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将会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以及刑事责任。

此外,要想减少网络暴力产生的影响,大学生需要增强自身的媒介素养,提升信息甄别能力,提升抵抗网络暴力侵蚀的“免疫力”。媒介素养类课程的开设很有必要。目前除一些有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校如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开设了可供全校学生选修的媒介素养课程,大部分高校尚未形成专门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的关于媒介素养的教学培养内容。中青报2020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只有9.8%的大学生表示学校开设过相关课程,有67.8%的表示没有接受过媒介素养相关课程教育。

杜绝网络暴力,需要多方面共治共管。首先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空间的参与者,在面对网络暴力现象时应控制情绪,保持理性的态度,不做网络暴力里的那片“雪花”。学校需开展系统的媒介素养课程,帮助大学生形成批判思考的能力,理性看待网络热点事件,而在大学生遭受网络暴力时应及时出手,帮助维护学生权益,减少网络暴力带来的伤害。

2021年11月1日生效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让“网暴信息及人肉他人”付出法律的代价提供了执法依据,另外,管理部门也要促进网络实名制、网络平台也应增加对评论的监管多方形成合力,营造一个清朗的公共讨论空间。

参考文献:

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超七成受访大学生自认受到网暴影响

新民快评:网络暴力不能带来正义

光明网:沉迷与轻信、网络暴力低龄化 媒体聚焦青少年媒介素养如何提升

新京报书评周刊:网络暴力肆虐,严肃阅读与理性对话何时归来?

瞭望新闻周刊:网暴几成社会热点事件“标配”,如何打破网络暴力的“互害”逻辑?

半月谈:羞辱文化在网络大行其道?对“社会群殴”应零容忍

邓小凤:网络暴力对大学生的危害及对策研究

编辑排版 | 岳梦怡 张金磊

校对审核 | 赵莹




阅读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